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元镇钓鱼村八组,有一段长800米的土路,是全组四十多户村民日常出行的唯一通道。在这段土路上,原本让人发愁的一百多个大小不一的坑,被人填满红色的砖块、黑色的瓦片和煤渣,路面尽管无法和平整的水泥路相比,但显得平整多了。出人意料的是,补路人竟是村上一位89岁的大爷。他靠着一辆小三轮,一车车一趟趟运渣填坑,一干就是16年。
【路见“不平”】
一人 一车 一锹 一锤
和800米坑洼路较上劲
弓着背只有一米四几个头的周玉根,耳朵有些背,戴着一副助听器。谈起自己义务修路的原因,周玉根说是因为“我年纪大了,老在屋头闲到不安逸,做点活路身体要好些”。
在担任钓鱼村八组组长四十多年后,周玉根从组长职务上退了下来,每天种点花草,骑着小三轮出去卖。每一次出门,都要经过家门口的“社道”(比村道还窄)。这段路全长两公里,经村里人捐款翻新拓宽后也只有4米宽,由于时常有大货车、装载机、挖掘机来碾压,加之雨水冲刷,不到3年就开始凹凸不平,村民出行极为不便,还有人因此摔伤。
后来,钓鱼村出资将其中1.2公里修成了水泥路,而村口的800米路段,却因故没有修成水泥路。
从2000年开始,周玉根开始以“愚公移山”的干劲和这800米土路较上了真。每次卖完花草后,回到家休息一阵,他就带上铁锹、铁锤,骑着自己的小三轮,驮着砖块、瓦片、煤渣、建渣,开始他的“补路工程”。
【倔强“愚公”】
挨家收建渣 补路16年
有一个坑心里就不安逸
周玉根家里,有一个小木桶,里面放着铁锹、铁锤、板刷、钻子等,这是他补路的全部“装备”。路面上有凸起的“小包”,他会用铁锤、钻子,一下一下把凸起物敲平;而凹坑,他会用建渣填充,再用铁锹平实。
“十多年来,老汉运的渣子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多吨了。”周玉根的小儿子周弟贵说。这么多的建渣从哪来呢?是周玉根挨家挨户要来的。村里哪家修房子或者做酒席,他就在哪家守着,找人家要烧完的煤炭、破瓦片、多余的砖块。
土路补好了又会被压坏,于是,这16年来周玉根就在不停地补,路上一有坑,他就出动,直到如今,直到89岁,也没打算停下来。“老汉,你年纪这么大了就不要弄(补路)了嘛。”周弟贵一次次劝说,老父亲依然如故。周玉根的付出成效明显,补路之前,自行车都没法骑,补好后,大家出门方便多了。
今年,村里的管道工程又开始实施,待其二期工程完毕后,剩余的800米土路也将修成水泥路。当周弟贵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后,老人看着曾经使用过无数次的铁锹、铁锤,忍不住乐了:“其实,只要大家方便,我这愚公当不成了也无所谓。”